無招勝有招----詠春黏手
可用來訓練你的條件反射能力,只要對手一旦與你接觸,他即使想跑也跑不了了,當然這完全是一種不經思維的本能反應。通過與對手進行手搭手的接觸,我方不用眼看,便已“聽”出或“感覺”到對手的實力與變化了,它比用眼睛觀察后再做出反應的習慣又高超了許多。尤其面對一個高手時,由于他的動作做得極為隱蔽,以至于你用眼睛根本無法看出時,此刻,“觸覺”將會對你大有裨益。
為了在千變萬化的實戰中能夠應付自如。 詠春拳的黏手就是鍛煉兩手的觸覺反應,當中樞神經系統建立復雜的條件反射時,兩手可達到反應靈敏和隨機應變,因此,可以認為它是詠春拳基本體系總結出“無招勝有招”思想的主要依據。
舉例來說:假如在突然之間,有人以拳頭向自己打過來,自己便會本能的閉眼或驚慌得不自覺地向后退避,以避過對方的攻擊。上述動作,都是在事前無法判定之下,而在下意識之間做出來的動作。正如我們平時說某些人“做事不經大腦”。其實,下意識的動作正是這種事先不經過大腦便做出來的動作,這就是“反射作用”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本能反應。
黏手在搏擊中的作用,除了可訓練你的直覺、觸覺與反應外,還可作為一道嚴密的屏障來保護自己,它是對前面所學的基本技術與格斗技法的一種復合運用,它更象一張蜘蛛網在等待蚊蠅飛來,它們一旦觸網便如掉入泥潭中一樣而無法脫身。